孙权杰起名打分(孙权这个名字怎么样)
- 作者: 网络投稿
- 2023年02月22日 22:10:07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孙权杰起名打分的一些知识点,和孙权这个名字怎么样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三国中与孙权,周瑜,有关的故事情节
孙权:孙权怒砍桌角,孙权劝学 ,孙权任用四杰孙权断盗马案 。 周瑜:、草船借箭、赔了夫人又折兵、曲有误,周郎顾、指囷相赠、赤壁之战
2孙权的一个故事
剪灭李术
建安五年(200年),年仅十九岁的孙权接领了江东基业。
当时,孙权威望未著。庐江太守李术,便不将孙权放在眼中,不但“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还公然向孙权挑恤,说:“有德见归,无德见叛。”因此,尽快剪灭李术,是孙权接领江东后的首要任务。
孙权知道李术的后台是曹操,就主动写信给曹操,请他不要支持李术。孙权的做法很策略,他在信中以李术杀扬州刺史严象为借口,先用告状的口气说李术杀了“你”所表用的严象。其实严象乃孙策所用,不过手续上孙策曾上表汉廷,是曹操顺水推舟,用献帝名义任命的。接着孙权称严象曾经选拔他为本州的茂才,是他的“举将”、“恩人”。他现在决心讨伐李术,“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将自己置于正义之师的位置。同时对曹操大戴高帽,“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随后婉转地表明目的,即在“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时,要曹操“勿复听受”。
孙权进军皖城时,李术一面闭城固守,一面向曹操求救,曹操果然置之不理。若干时日后,李术之首被割下示众。孙权在此役中有勇有谋,建立了他的威望,为他在江东的统治铺平了道路。
任用四杰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接领江东后,相继任用“江东四杰”,为巩固与开拓江东事业奠定了胜利之基。
周瑜和孙策是铁杆弟兄。他“资质风流,仪容秀丽”,且久经战事,精通韬略,是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倜傥儒将。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胜袁绍后,势力更加强盛,他虽然封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但并不希望孙权势力坐大,于是下书孙权,责令他送儿子入许都为人质。
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张昭等犹豫不决。孙权不想送人质但又不知如何处理,于是单独带周瑜去见母亲吴夫人做最后决定。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主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决不向曹操屈服。吴夫人也支持周瑜,并让孙权如待兄长一样对待周瑜。于是,孙权作了“不送质子”的决定,避免了以后与曹操交结时投鼠忌器的尴尬。
赤壁之战时,周瑜更是坚决主战的“鹰派”首领。他和诸葛亮合作,用一把大火,将曹操烧出了东吴市场,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初步格局。
鲁肃是个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帅才。《吴书》说他“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大乱初起,他率领数百族人避乱江东,州郡派兵追逼,他亲自断后。先对追兵晓之以理,然后示之以威——先将盾牌竖立远处地上,然后弯弓放箭,射!箭矢直飞盾牌,不偏不倚正中“靶”心!他怕追兵疑他造假,于是再立盾放箭,着!盾牌又是一个大洞!这二箭的威慑作用,绝不亚于吕布的“辕门射戟”,追兵抱头鼠窜。鲁肃凭他的勇武和计谋救了自己和族人。
鲁肃“思度弘远”,是个大战略家。初见孙权,便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劝孙权“鼎立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一“榻上对策”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不但都是英雄所见,具有同样价值,而且“榻上对策”比“隆中对策”还要早许多年。
鲁肃的最大贡献,是极力游说、担保,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的正式形成。根据当时的背景,鲁肃的联刘抗曹策略是完全符合孙吴集团的根本利益的。另外,据《吴书》,“单刀赴会”的主角是鲁肃而非关羽,是关羽见屈于鲁肃而非鲁肃见屈于关羽,“单刀赴会”的结果
是“备遂割湘水为界”,“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
接任鲁肃的吕蒙是一员武将,可说是刀枪砍人出身,先天素质并不理想。孙权劝他认真读书,于是创造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的经典。
吕蒙一手导演了“白衣渡江”的好戏,从刚愎自用的关羽手中夺取了荆州全境,免除了刘备顺流而下入侵的威吓,还为孙吴大大开拓了疆土,增强了孙吴的综合实力。
21岁就加入孙权幕府的陆逊,在代吕蒙袭取荆州时初露锋芒。刘备倾国东下为关羽报仇,他临危受命总督军兵御敌。
这个在刘备和孙吴诸将心目中的“白面书生”,不但妥善地处理好了自己与手下那些三世老将和亲戚贵重的关糸,还以坚韧、沉着,不急功冒进的务实精神,最终不辜负孙权重托,以寡胜多,力挽狂澜,火烧连营七百里,取得了几乎使刘备全军覆没的夷陵大捷。
陆逊不仅是出色的军事家,还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刘备死后,他与诸葛亮共同努力,迅速恢复了孙刘联盟。孙权称帝后,他继顾雍为相,总督军国,进贤斥佞,扶正祛邪,有社稷大臣之风。
孙权能坐领江东几十年,使他的对手不敢正视,与他的任用四杰是分不开的。
劝学吕蒙
吕蒙缺少文化,少时曾因一言不合引刀杀人,长大了也十分莽撞。
孙权见吕蒙是可塑之材,便有意培养他。他对吕蒙说,你如今在重要岗位上任职,要多学习提高自己。吕蒙说,军中忙得要命,恐怕没时间再读书。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读经书当博士,只是要你涉猎一些史书去了解历史经验。你说事情忙,你有我忙吗?我从小读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未读《易》。统领江东基业后,我又读了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你很聪明,学习的话,一定会有所收益。为什么不学呢?要赶紧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孔子说,整天不吃不睡而思考,也不如学习。光武帝在戎马倥偬之中,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越到老越爱学。你为什么偏偏不自我勉励勤奋学习呢?吕蒙从此开始读书,而且意志坚定,一点也不放松。“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来大都督鲁肃和他讨论军政大事,没想到他水平变得相当高了,就亲切地扶摸着他的后背说,我本来以为老弟只知道打仗而已,想不到如今学识渊博,这哪里还是当年那个吴下的阿蒙呀!
“借箭”曹营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南征孙权,在濡须口受到孙权阻击,两军相拒一月而胜败未分。曹操坚守不出。
为了探察曹操水军的虚实,孙权冒险乘大船深入曹军水寨侦察,不幸被发现。
曹营乱箭齐发,箭如飞蝗般射到孙权船上。孙权虽侥幸没有中箭,但面向曹营的船身,却因落箭实在太多而发生倾斜,船随时有翻覆的危险。
千钧一发之际,孙权急中生智,下令回转船身,让船的另一面也受敌箭。敌人浑然不知,依旧箭如雨下,于是船只两边中箭的数量相当,迅速恢复平稳。因此孙权不仅安然脱脸,还意外获得曹军“馈赠”的大量箭枝,恨得曹大丞相直咬牙根。
后来孙权再度轻舟来探曹营时,曹操怕再上当,下令只守不出,并且不得妄发弓箭。孙权船行五六里,如入无人之境,回程时还故意击鼓吹号,他潇洒而来,从容而回。曹操无可奈何,长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知道不可能战胜孙权,只好主动撤军。
首航台湾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夷洲即今日之台湾岛,亶洲或谓琉球群岛及日本附近岛屿。
当时,孙权奄有荆、扬、交、广四州,包括今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南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东北部及沿海地区和越南北部。其水域据有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一半,海岸线从东海以迄北部湾,论疆域并不逊于曹魏。孙权派兵远航夷洲及亶洲的壮举,既是孙权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东吴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同时,它还是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开端,大陆文明在客观上对台湾地区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
巧扶周泰
九江下察(今安徽凤台)人周泰,孙策时便“数战有功”。当年在宣城,孙权士卒不到千人,却麻痹轻敌。一日,数千敌军突然掩至。孙权刚骑上马背,敌人刀剑已到眼前,有的甚至砍着了孙权的马鞍。在此危急之际,“胆气倍人”的周泰奋力卫护孙权,等到奋力击退敌军,他已“身被十二创”,昏死复苏。
曹操退走濡须后,孙权拜周泰为平虏将军,并督领诸将镇守濡须。当时朱然、徐盛等东吴名将“皆在所部”,因周泰出身“寒门”,当时的社会风气十分讲究门庭出身,所以“并不伏也”。
孙权为此特意赶到濡须,摆下酒宴,请众将出席。他亲自向周泰敬酒,并命令周泰解开衣服,指着他身上纵横交错的一条条伤痕,让周泰讲述每条伤痕的来历。孙权紧握周泰的手臂,流着热泪说:“为了我兄弟,你战如熊虎,不惜生命,受伤数十次,体无完肤,叫我怎能不将你看成骨肉,委你以军事重任呢?你是东吴功臣,我要与你休戚与共。你用不着因出身寒门而自萌退志。”说完,又将自己的“御帻青缣盖”赏给周泰。在场将士无不动容。从此,徐盛等人心服口服,真诚地服从了周泰的调遣。孙权如此巧妙地为周泰树立了威信,说明他的确善于用人。
灵活外交
孙权统治时期,灵活处理与魏蜀的关糸。弱时忍辱,强时发力,时刻不忘抓住有利时机,或联合或出击,总能立于不败之地,获取最大利益。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首次联刘抗曹,在赤壁重挫曹军,使曹操南侵计划化为乌有。此仗拓展了东吴势力和疆城,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孙刘联盟因荆州归属出现裂痕。所以,当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军大举进攻濡须时,孙权令都尉徐祥向曹操表示臣服,借曹操来遏制刘备势力的膨胀。二年后,孙权一举袭取荆州成功,并将关羽斩首,解除了来自荆襄的安全隐患。
刘备倾举国之力前来为关羽报仇。孙权坐镇武昌,一面向刘备“遣书求和”,一面将关羽所俘魏将于禁等送还,向废汉自立的曹丕称藩,减轻曹魏对自己的压力,同时积极备战,启用陆逊,最终赢得夷陵大捷。
同嫁妹、借荆州一样,向魏称臣并非出自孙权真心。所以他坚决抵制曹魏的质子要求,以免受制于人,丧失独立。曹丕死后,孙权建国称帝,标志着吴国脱离魏国而独立。此时,刘备驾崩,孙权审时度势,抓住时机与蜀汉重修旧好,并一直保持这种联盟到三国结束。
不私好恶
孙权用人,不私好恶。
吕范任孙策财务主管时,年轻的孙权私下找他要钱花,吕范都要告诉孙策,从不私下答应。孙权任阳羡长后,功曹周谷总是把孙权多用的钱列入公家账中报销,使孙权不受孙策责备,很让孙权喜欢。
孙权接任江东后,认为吕范对公事忠诚,不徇私,重用了吕范,而对那个周谷则完全没有任用。
张昭性情刚硬,常倚老卖老,当众与孙权争吵,使孙权下不了台。一段时期张昭因病未上朝,孙权也乐得耳根清静。一次,蜀国来使当朝夸耀蜀之功德,东吴群臣却无一人站出来与他争辩。孙权十分感叹,说:“如果张昭在此,这人即使不屈服也会垂头丧气,哪里还能自我亏耀呢?”于是马上派人慰问张昭,责备自己对张昭关怀不够,并亲自请他入朝。
虞翻自恃有才,狂放不羁,屡次对孙权无礼,最后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孙权派兵出征辽东失利,损失巨大,他很后悔这一决策。说:“虞翻忠亮正直,敢于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如果他在这里,一定会说服我取消这次出征。”他迅即令下交州,如果虞翻还在,让他即回都城;若已故世,就让他的儿子出来做官。
节俭简扑
赤乌五年(242年),百官奏立皇后及四王,孙权说:“今天下未定,民物劳瘁,且有功者或未禄,饥寒者尚未恤,猥割土壤以丰子弟,崇爵位以宠妃妾,孤甚不取。其释此议。”“夏四月,禁进献御,减太官膳。”
赤乌十年(247年),孙权改作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建议重新建造,孙权未采纳,只将武昌宫的旧料拆下运来利用。有司奏说武昌宫已二十八岁,恐不堪用,宜用新的材料。孙权说:“大禹以卑宫为美,今军事未已,人民赋税很重,若选择新材料重新建造,妨损农桑。”最后还是用了武昌宫的旧材。
孙权平时生活节俭简扑,服不纯丽,宫无高台。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虚怀谦逊,以纳谋士之算。故国富民安,偷盗不作。
酒与孙权
酒喝多了,再英明的人也要误大事。
孙权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大摆酒宴,招待群臣。一次,他已醉意十分,还亲自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的大臣都吓得不敢上前劝阴,只有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去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大王能招人才,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才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得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了也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与尧、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醒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
又有一次,孙权喝得酩酊大醉后,不但叫人用水洒席上的大臣,还强迫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方可。”这时,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立即下令撤掉了宴席。
发展水运
赤乌三年(240年),孙权使左台御史郗俭,凿京城建业西南,自秦淮抵宫苑之内的仓城,以运输粮食,名运渎。赤乌四年(241年),孙权下诏凿东渠,通北堑,以泄玄武湖水,南接秦淮,逶迤十五里,名曰青溪。赤乌中,孙权又令凿潮沟,引江潮抵青溪,接秦淮水,西通运渎,北连玄武湖。运渎、青溪、潮沟是沟通京城一带的水运线路。
赤乌八年(245年),孙权“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勾容中道,自小其(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至云阳(今丹阳县西南)西城,通会市,作邸阁”。这段水道名破冈渎。破冈渎东南连接云阳至吴、会的水道,西北与运渎接通。孙权还令“岑昏凿丹徒至云阳”的水道,与吴、会至云阳的水道相接。《南齐书·州郡志》所谓“丹徒水道,入通吴、会”,就是指孙权时凿通的这条水道。这条水道也是江南运河的前身。
水运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吴在在建安郡侯官(今福建福州市)设典船都尉,许多罪犯被罚到这里造船。武昌的官府造船业也很兴盛,它造的战舰是能“容甲士三千人”的庞然大物。孙权的万人船队北至辽东,南到台湾、海南岛。吴亡时,西晋从吴接收的舟船达五千余艘,这都说明吴国有极强的造船能力。
纺织冶铸
江南所产布、葛的质量居全国上选,但江南的丝纺织工业却一直很落后。至东吴时,孙权在后宫首设纺织厂,起初生产者不满百人,孙皓时已发展到上千人,专为统治者生产高级丝织品。另外,诸暨、永安生产的丝因质量优异,被列为贡品,称“御丝”。华歆北还时,孙权赠以越布、香葛,曹丕也曾遣使向吴求细葛。
东吴最大的冶铸基地在建业和武昌。建业石城门外的冶城,后来发展为东晋的冶铸中心。武昌的冶铸作坊更是巨大。黄武四年(225年),孙权“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钢越炭作之”。《宋书·百官》上称:“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置冶令,或置丞,多是吴所置。”这说明吴的铁冶十分普遍。
开拓岭南
秦汉在岭南都设有行政组织。但在很长时期,岭南还属于最落后的地区之列。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以步骘为交州刺史,领武射吏千人,便道入岭南。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步骘在番禺建筑城郭,并迁州治于此。
东吴在岭南建立统治后,该地所产的明珠、大贝、犀角、象牙、玳瑁、翡翠、战马等珍品,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吴朝廷,这说明东吴对岭南的统治是有效的。孙权称吴王后,贬经学大师虞翻于交州,翻“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在岭南大规模地传播儒学文化。《水经注》卷三六《温水注》称:交州“米不外散,恒为丰国。桑蚕年八熟茧。”左思《吴都赋》赞吴交州地区是“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可见岭南经济在东吴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东汉时在岭南置交州,下辖七郡、五十六县;吴分交州置广州,两州共辖十五郡、九十二县。州郡县的增多,也反映了岭南的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少年好学
汉光和五年(182年),孙坚为下邳丞时,孙权出生。相传吴夫人孕孙权时曾梦太阳入怀。史称孙权“方颐大口,目有精光”,民间说孙权“紫髯碧眼,长上短下”,似乎孙权的成功是由于他的生有异相。
其实,孙权能称雄江东离不开他少年好学打下的基础。他经常手不释卷,自称从小读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稍长又读了三史与各家的兵书。孙权读书重在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赵咨评他“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史有孙权“善行、草书”之名。
初露锋芒
孙策纵横江东时,孙权常随侍左右。“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史称孙权“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
孙权十五岁时,被吴郡太守朱治举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也荐他为茂才。同年,汉献帝任命孙权为吴郡阳羡长,行奉义校尉。孙权在那时已初露善于用人的锋芒,他重用吕范、周泰等名士,将阳羡治理得井井有条。孙权与将领们鱼水欢谐,孙策对此十分高兴,常在大会诸将时,对孙权说:“此诸君,汝之将也。”
接掌江东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壮志未酬,被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暗杀。临死,呼权佩以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并嘱张昭等“善相吾弟。”
此时,东吴政权十分不稳:山越居民多受强宗豪帅控制而不听征调;土著豪杰及南下名士翘首观望未定去向;庐江太守李术公开背叛,“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甚至孙权从兄孙辅也“恐权不能保守江东”,遣人暗通曹操;另一从兄孙暠更野心勃勃,想趁机夺取会稽。孙权首先果断解决阋墙之争,并迅即出兵镇抚山越,剪灭李术,同时“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做到了“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稳定了江东统治。
剪灭李术
剪灭李术,是孙权接领江东后的第一仗。
此仗对孙权能否建立他的威望,进而平稳统治江东至关重要,所以孙权十分重视。他知道李术的后台是曹操,但曹操此时也在拼命拉拢他。仔细权衡后,孙权果断地主动写信给曹操,首先说李术杀了曹操所表用的扬州刺史严象,以引起曹操对李术的不满。接着称严象曾经选拔他为茂才,是他的“举将”、“恩人”。他现在决心讨伐李术,“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将自己置于正义之师的位置。最后又对曹操大戴高帽,“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让曹操不好意思帮肋李术。
孙权进军皖城时,李术向曹操求救,曹操果然置之不理。不久,李术之首被割下示众。
濡须之战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步骑四十万南侵,与早有准备的孙权相遇于濡须口。
孙权兵仅七万,但却给曹操一个下马威:“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也数千。”曹操深有戒心,因此相持月余,孙权数次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为探敌营虚实,也可能为诱敌出战,孙权亲自乘轻舟深入虎穴,在曹军附近转来转去有五六里,往回走时还故意击鼓吹号。曹操见孙权军伍整肃,十分敬佩,概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见曹操犹豫,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知孙权所言不假,既佩服他的光明磊落,又深知现在不能战胜孙权,便主动撤军。
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驰骋合肥
赤壁大战后,孙权乘曹军新败,亲率大军围攻坚城合肥。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曹间围绕合肥的战役高达八次,其中孙权主动进攻五次。孙权驰骋合肥,与张辽短兵相接、马跃逍遥津,如此不惜孤身犯险,目的全在开拓合肥东、西、北三面的用兵空间。合肥地区对孙、曹双方都极为重要。如曹军得逞,上起柴桑下至建业的长江,便暴露在曹军面前。反之,如孙权夺得合肥,曹方淮河南北则无宁日。孙权不仅独据长江天堑,还可兼得淮河运兵之利。若沿淮河东出北上,徐、豫等地将受到严重威胁。
孙权出击合肥战绩虽不如意,但直接策应了周瑜对江陵的围攻,使曹操感到江淮全线受压,被迫命令守卫江陵的曹仁弃城北返。南郡、江夏二郡,较完整地成为孙权囊中之物。 另外,也牵制了曹操的总体战略,令曹操不能全力对付西北马超及西南张鲁、刘璋等势力,延缓了他西进的步骤。
首航台湾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夷洲即今日之台湾岛,亶洲或谓琉球群岛及日本附近岛屿。
当时,孙权奄有荆、扬、交、广四州,包括今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南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东北部及沿海地区和越南北部。其水域据有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一半,海岸线从东海以迄北部湾,论疆域并不逊于曹魏。孙权派兵远航夷洲及亶洲的壮举,既是孙权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东吴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同时,它还是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开端,大陆文明在客观上对台湾地区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
水运冶铸
赤乌三年(240年),孙权凿京城建业西南,自秦淮抵宫苑之内的仓城,名运渎。赤乌四年(241年),孙权凿东渠,通北堑,以泄玄武湖水,南接秦淮,逶迤十五里,名曰青溪。又令凿潮沟,引江潮抵青溪,接秦淮水,西通运渎,北连玄武湖。运渎、青溪、潮沟是沟通京城一带的水运线路。赤乌八年(245年),孙权遣三万人凿勾容水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名破冈渎。破冈渎东南连接云阳至吴、会的水道,西北与运渎接通。孙权还令“岑昏凿丹徒至云阳”的水道,与吴、会至云阳的水道相接。这条水道也是江南运河的前身。
东吴最大的冶铸基地在建业和武昌。建业石城门外的冶城,后来发展为东晋的冶铸中心。武昌的冶铸作坊更是巨大。黄武四年(225年),孙权“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钢越炭作之”。《宋书·百官》上称:“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置冶令,或置丞,多是吴所置。”说明吴的铁冶十分普遍。
荆州之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一时威震华夏。曹操听从司马懿等人建议,遣使致书孙权,令其暗袭关羽。孙权由于荆州归属与刘备早有芥蒂,加之关羽狂傲自大,不但拒绝孙权联姻的好意,还辱骂孙权,于是决定袭取荆州。吕蒙受命,见关羽在沿江上下遍设烽火台,对东吴防范甚严,便装病回京。孙权以名气不大的陆逊代替吕蒙驻守陆口,关羽果然放松了防务,调走了大批防军。孙权见时机成熟,果断下令进军。吕蒙令士兵身着白衣,扮作商人,乘夜渡江,一举夺取沿江的烽火台,又令降卒赚开城门,轻而易举地夺取了荆州。关羽闻讯前来争夺,结果又入理伏,最后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孙权取得了争夺荆州的最后胜利。
3三国之中谁是当时之英雄?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三国英雄首选曹刘。
曹操戎马半生占据天下三分之二,麾下文臣武将无数,当世第一。
刘备白手起家,落魄天涯,年过半百才算有声色,可是能与曹孙三足而鼎立,不能不是。
孙氏一门,孙坚算是,虎牢关连败华雄吕布,进逼洛阳,吓的董卓卷都;孙策算是,横扫江东诸郡,所向披靡,可惜父子命薄,死的太早;孙权也算是,不过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他在曹操眼里也只是儿子辈儿的。孙氏父亲打下名声,哥哥打下地盘,弟弟巩固势力,三代努力依靠长江天险才能与曹刘相望。
司马懿善于隐忍,最后雷霆一动,夺得曹魏大权,当然也是英雄。
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辅佐少主持国十数年,千古一相,为后人传颂,自然是英雄。
周瑜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世之英雄。
鲁肃宽厚,献榻上策,都督吴国军事,不动刀兵讨得荆州三郡,世之英雄。
陆逊临危受命,火烧连营,三国间出将入相第一人,世之英雄。
关羽领荆州,以半个荆州抵御魏吴两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身败之日,徐晃曹仁在前,吕蒙陆逊在后,阵容豪华,怎么不算英雄。
张辽大破孙权,病危之际临江据守,使得孙权胆颤,世之英雄。
曹仁防守之王,周瑜携赤壁大胜攻襄阳,马超报杀父血仇掠关中,关羽水淹七军之威兵临樊城,都被曹子孝挡下,世之英雄。
贾诩出身微末,乱臣贼子,最后位居三公,古稀高寿,福泽子孙,世之英雄。
荀彧王佐之才,官渡曹操兵势以弱,粮草不济,荀彧勉强维持,而且官渡未胜之际,赤壁大败之时,曹操后方稳定,朝堂毫无乱迹,当然可谓世之英雄。
除了以上几个人之外,其实三国一流的人物,五子五虎,庞统徐庶,李典夏侯渊,颜良高顺什么的我都喜欢,在说三个人,或许称不上是当世英雄。
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三国唯一一笔阵前斩杀大将的功绩,可惜老将军出场太晚。
太史慈,只为他临终一句话,大爱: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子义哥哥死的太早啊。
张飞,翼德公或许不是英雄,但是如果说三国里谁是顶天立地,问心无愧的男子汉,那么我能想到的只有一个,张飞张翼德。可以他性格使然能攻不能守,能坚不能久。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